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再到“北京共识”

被引:7
作者
毛增余
机构
[1] 中国经济出版社
关键词
华盛顿共识; 斯蒂格利茨; 经济; 休克疗法; 激进式改革; 后华盛顿共识; 北京共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3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盛顿共识"主张的是政府的角色最小化、快速的私有化和自由化,对于"华盛顿共识"的反思和批评导致了"后华盛顿共识"的出现。"后华盛顿共识"呼吁超越"华盛顿共识",将发展的目标定得更加广泛和长远,并且让政府在经济成长过程中起更加积极的作用。"北京共识"是对中国渐进式转轨经验的一种总结,这样的总结不一定全面,也很难是全面的,但可以促进对中国模式的关注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53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D].毛增余.中国人民大学.2005, 10
[2]   斯蒂格利茨对“华盛顿共识”的批判 [J].
毛增余 .
经济学动态, 2003, (02) :81-83
[3]   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终结 [J].
张元军 .
国外理论动态, 2002, (08) :10-12
[4]   目标与过程 [J].
钱颖一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9, (02) :1-7
[5]   从“休克”失败到“后华盛顿共识” [J].
G.W.科勒德克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9, (02) :8-13
[6]  
产权理论与国企改革.[M].何秉孟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  
开放下的宏观经济与企业理论研究.[M].吴易风;丁冰;李翀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8]  
全球化及其不满.[M].(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著;夏业良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9]  
全球化的负面影响.[M].(波) 波兹南斯基; 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0]  
俄罗斯改革的悲剧与出路.[M].(俄)谢·格拉济耶夫著;佟宪国;刘淑春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