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差异、要素流动与地区经济分化

被引:7
作者
孙巍
徐邵军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研发要素; 技术变迁; 要素追逐技术; 经济分化;
D O I
10.13762/j.cnki.cjlc.2020.12.0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背景下,提出一个要素转移条件下的区域经济收敛性分析框架,发现地区经济分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于经济演化中存在"要素追逐技术"的现象,要素始终朝着技术先进地区流动并导致地区间经济差距,而劳动流动的拥挤效应使地区间差距持续存在且趋于稳定。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并将空间关联效应纳入模型后,发现地区间研发要素流动并未带来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无论β收敛还是东中西部地区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在1995~2017年整个时间段上均不显著,说明地区间技术差距的持续存在导致地区间经济差距长期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外资进入与中国式创新双低困境破解 [J].
诸竹君 ;
黄先海 ;
王毅 .
经济研究, 2020, 55 (05) :99-115
[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地区差异与随机收敛 [J].
刘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09) :24-41
[3]   我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J].
盛来运 ;
郑鑫 ;
周平 ;
李拓 .
管理世界, 2018, 34 (09) :16-24
[4]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J].
肖祎平 ;
杨艳琳 .
人口研究, 2017, 41 (04) :33-45
[5]   研发要素流动、空间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 [J].
白俊红 ;
王钺 ;
蒋伏心 ;
李婧 .
经济研究, 2017, 52 (07) :109-123
[6]   中国“人口流动-经济增长收敛谜题”——基于新古典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与检验 [J].
侯燕飞 ;
陈仲常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9) :11-19
[7]   技术溢出、吸收能力与技术进步 [J].
上官绪明 .
世界经济研究, 2016, (08) :87-100+136
[8]   产业异质性、产业结构与中国省际经济收敛 [J].
戴觅 ;
茅锐 .
管理世界, 2015, (06) :34-46+62+187
[9]   中国各省经济增长是否收敛? [J].
朱国忠 ;
乔坤元 ;
虞吉海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3) :1171-1194
[10]   技术溢出、要素流动与经济地理均衡 [J].
何雄浪 ;
毕佳丽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4) :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