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块岩研究进展与磷块岩生物成矿说

被引:19
作者
东野脉兴
机构
[1]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磷块岩; 磷质微生物; 生物成矿作用; 陆缘抵; 成矿规律;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2.03.01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十年来,我国磷块岩的研究以沉积学的发展为先导,取得了长足进展。十年迈出两大步:第一步是由化学沉积说向物理富集成矿说的转变;第二步是生物成矿说的发展。业已在我国南方晚震旦—早寒武世各主要工业矿床的磷块岩中发现了大量多种形态的原核生物的细菌到真核生物的真菌等磷质微生物以及藻类和小壳动物化石(后者产于早寒武世磷矿中),它们是构成磷块岩的主要组分。磷块岩实际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岩。本文论述了磷块岩的生物成矿作用、生物聚磷机理,并从磷块岩岩石的生物特点、化学成分的生物特点、红外吸收光谱以及稀土元素组成的生物特点等方面,论述了磷块岩的生物成因。同时阐述了磷质生物繁衍的环境条件与磷块岩形成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磷质生物的最佳繁衍场所与磷块岩成矿古地理单元的一致性,这种“生物繁衍场”与成磷古地理单元可称之谓“陆缘坻”。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藻类对磷酸盐形成和沉积作用影响的模拟实验 [J].
刘志礼 ;
刘雪娴 ;
方贻功 ;
朱土兴 .
地质学报, 1991, (02) :166-175
[2]   工业磷块岩物理富集成矿说 [J].
叶连俊 ;
陈其英 ;
刘魁梧 .
沉积学报, 1986, (03) :1-22
[3]   微生物建造的磷块岩 [J].
东野脉兴 .
沉积学报, 1985, (03) :1-6+133
[4]  
武汉大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 1995
[5]  
中国磷块岩[M]. 科学出版社 , 叶连俊等著, 1989
[6]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王中刚等 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