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城市流强度时空动态实证研究

被引:13
作者
郑涛
樊丽丽
机构
[1]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市联系强度; 时空动态分析; 京津冀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1 [规划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803 ; 0833 ;
摘要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城市联系愈来愈密切,并呈现出网络化特征。本文基于城市流强度理论模型,对京津冀地区13座城市5年的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城市流倾向度等指标进行测算,并进行时间、空间动态比较分析,将京津冀地区集聚扩散中心划分为三个等级。针对京津冀地区城市群的功能联系现状,提出各城市应进一步加强城市间合作和交流,利用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城市流的长株潭城市群城市联系 [J].
朱顺娟 ;
郑伯红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9, (06) :41-46
[2]   环渤海地区城市流强度动态分析 [J].
姜博 ;
修春亮 ;
陈才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03) :11-15
[3]   基于城市流的浙中城市群内在功能联系及其政策响应 [J].
朱华友 ;
蒋自然 .
城市发展研究, 2008, (01) :16-20
[4]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城市流强度研究 [J].
宋飏 ;
王士君 ;
冯章献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14-118
[5]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 [J].
陈彦光 ;
刘继生 .
地理研究, 2002, (06) :742-752
[6]   论京津空间相互作用 [J].
戴学珍 .
地理科学, 2002, (03) :257-262
[7]   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 [J].
李国平 ;
王立明 ;
杨开忠 .
经济地理, 2001, (01) :33-37
[8]  
城市地理学[M]. 商务印书馆 , 周一星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