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王利立
[1
]
黄高宝
[1
]
郭清毅
[1
]
侯慧芝
[2
]
朱永永
[1
]
乔海军
[3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
日光合量;
日蒸腾量;
日累积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比较河西灌区传统耕作方式和4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抽穗期旗叶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与之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影响,探索高产节水、保护耕地的冬小麦栽培措施。结果表明:秸秆翻压(TIS)、免耕(NT)和免耕覆盖(NTS)的耕作方式使冬小麦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日变幅缩小,而免耕立茬耕作方式(NTSS)使冬小麦WUEl日变幅加大;NT、NTS和TIS的日光合量均明显高于传统耕作,但由于它们的日蒸腾量也明显高于传统耕作(T),使得这三种耕作方式的日累积水分利用效率和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都低于T。NTSS和T耕作方式的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在11∶00~13∶00的高峰区有可能就是Pn和Tr达到优化组合的一种状态。免耕覆盖可以减少棵间蒸发,缓慢释放CO2,使植株间的CO2浓度升高,从而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RHin是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变化的一个重要值,在生产实践中采用各种提高RHin的生产措施,都能有效地提高作物叶片水平WUE。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6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