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叠股蛤(Permoperna)(双壳类)

被引:5
作者
方宗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后侧齿; 幼年期; 弹体; Permoperna; 铰齿; 个体发育; 个体发生; 韧带; 运动器官; 外套线; 标本; 左壳; 登记号; 铰合部; 成年期; 顾知微; 铰边; 双壳类;
D O I
10.19800/j.cnki.aps.1982.05.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二叠股蛤(Permoperna)在我国南方、日本等地二叠系,是常见的化石.1968年,Nakazawa和Newell创立了这一属名,当时被作为waagenoperna的一个亚属,并指定Waagenoperna (Permoperna) hayamii Nakazawa et Newell为模式种.他们给予的定义是:"壳楔形,成年期近不斜,不等侧,不等壳,左壳较右壳膨凸.壳顶低而不显,壳嘴前转,位近前端.前耳十分小,后耳分化不明显.韧带区细而长,至后端变得不清楚,上有几枚近方形的弹体窝,每壳各有
引用
收藏
页码:545 / 552+618 +6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贵州紫云晚二迭世瓣鳃纲化石
    陈楚震
    [J]. 古生物学报, 1962, (02) : 191 - 205
  • [2] 中南地区古生物图册.[M].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编著;.地质出版社.1977,
  • [3] 中国的瓣鳃类化石.[M].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的瓣鳃类化石》编写小组 编著.科学出版社.1976,
  • [4] 华南区标准化石手册.[M].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