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水COD浓度及C/N值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92
作者
侯红娟 [1 ]
王洪洋 [1 ]
周琪 [2 ]
机构
[1] 上海宝钢技术中心
[2]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低浓度城市污水; 进水COD; 碳氮比; 反硝化脱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进水COD浓度及C/N值是影响系统反硝化效果的两个重要参数,为此研究了不同进水COD浓度在不同C/N值条件下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进水COD为150mg/L和200mg/L左右时,脱氮率随C/N值的增加而增加,而进水COD为100mg/L左右时,系统的脱氮率随时间增加而降低;进水COD浓度<200mg/L时,反应条件相同、C/N值相同而进水COD浓度不同,系统的脱氮率也不相同,进水COD浓度高,则脱氮率也高;当进水有机碳源浓度较低时,需要以进水COD浓度及C/N值共同来表示系统的脱氮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间歇曝气周期对低C/N比污水生物脱氮的影响 [J].
金春姬 ;
佘宗莲 ;
高京淑 ;
成乐昌 ;
金秀生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3, (05) :257-258+261
[2]   城市污水高效低耗生物脱氮工艺研究 [J].
李晓晨 ;
杨敏 ;
吴成强 ;
袁丽梅 .
江苏环境科技, 2003, (03) :1-3
[3]   甲醇与葡萄糖为碳源在反硝化过程中的比较 [J].
阎宁 ;
金雪标 ;
张俊清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41-44
[4]   序批式生物膜法的脱氮特性及机理研究 [J].
李军 ;
杨秀山 ;
聂梅生 ;
王宝贞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3) :320-323
[5]   不同碳源及投量对SBR法反硝化速率的影响 [J].
高景峰 ;
彭永臻 ;
王淑莹 ;
曾薇 .
给水排水, 2001, (05) :5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