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物新品种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14
作者
栗雨勤
张文英
谢俊良
彭海成
李建兵
卜俊周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高产; 作物; 品种; 抗旱性; 鉴定指标; 研究; 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38 [品种试验和鉴定];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针对我国北方干旱缺水,水资源日趋匮乏的特点,研究了农作物高产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评价指标,编制了我国第一个有关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的地方标准,完善了农作物品种的育种程序。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抗旱性鉴定试验。抗旱指数成为我国小麦和旱稻等作物的抗旱性鉴定指标和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亚精胺提高大豆幼苗的抗旱性 [J].
张胜 ;
刘怀攀 ;
陈龙 ;
刘友良 .
华北农学报, 2005, (04) :25-27
[2]   冬小麦抗旱高产品种鉴定方法的研究 [J].
栗雨勤 ;
刘毅 ;
张文英 ;
马敬民 ;
彭海成 ;
胡福顺 ;
刘桂茹 ;
谷俊涛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6) :581-585
[3]   冬小麦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J].
刘桂茹 ;
张荣芝 ;
卢建祥 ;
谷俊涛 ;
尹长城 .
华北农学报, 1996, (04) :86-90
[4]   小麦抗旱性遗传研究 [J].
刘桂茹 ;
张荣芝 ;
卢建祥 ;
谷俊涛 .
中国农学通报, 1996, (04) :34-35
[5]   用抗旱指数法筛选抗旱小麦品种 [J].
刘汝温 .
作物杂志, 1995, (06) :19-19
[6]   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研究 [J].
侯建华,吕凤山 .
华北农学报, 1995, (03) :89-93
[7]   陆稻抗旱性主要指标的研究 [J].
吕凤山,侯建华 .
华北农学报, 1994, (04) :7-12
[8]   作物抗旱指数的概念和统计方法 [J].
兰巨生 ;
胡福顺 ;
张景瑞 .
华北农学报, 1990, (02) :20-25
[9]   灰色系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 [J].
贾志宽 .
新疆农业科学, 1988, (01) :32-35
[10]  
实用模糊数学[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荩垆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