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朱根发,葛台明,余毓君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系农学系,广东省农科院花卉所
关键词
小麦;胚性细胞悬浮系;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1995.04.002
中图分类号
S512.103.5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缩短继代间隔的方法,从小麦35816幼穗愈伤组织中筛选到由小颗粒组成的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并建立了胚性细胞悬浮系。从中分离的原生质体培养在经高压灭菌的改良MS或改良N6培养基中,得到了大量的再生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经直接分化或增殖后分化均得到再生植株。生长迅速的再生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植株再生能力;将再生细胞团增殖后分化能明显提高植株再生率和再生植株数。随着悬浮培养时间的增加,原生质体培养中直接胚胎发生途径将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314 / 3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小麦原生质体再生细胞直接形成体细胞胚和再生植株.[J].郭光沁;夏光敏;李忠谊;陈惠民.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0, 09
[2]   提高小麦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频率的研究 [J].
孙宝林 ;
孙勇如 ;
朱祯 ;
李向辉 .
生物工程学报, 1990, (02) :116-119+177
[3]  
小麦原生质体培养——高频率的细胞团形成和植株再生.[J].王海波;李向辉;孙勇如;陈炬;朱祯;方仁;王培.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89, 08
[4]   小麦幼穗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J].
任延国 ;
贾敬芬 ;
李名扬 ;
郑国錩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9, (09) :693-695
[5]   通过氮源比较试验建立一种较好的水稻花药培养基 [J].
朱至清 ;
王敬驹 ;
孙敬三 ;
徐振 ;
朱之垠 ;
尹先初 ;
毕凤云 .
中国科学, 1975, (05) :484-490
[6]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工作年报.[M].《研究工作年报》委员会编;.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