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环城游憩带的定位及其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岳军
侯志强
陈金华
机构
[1]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环城游憩带; 旅游资源评价; AHP;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厦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本文以厦门环城游憩带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厦门环城游憩带的空间范围和现状,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对旅游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价,得到各个旅游点的综合得分情况,并进行了等级的划分。研究结论认为,厦门环城游憩带的旅游资源可分为3个等级,总体上旅游资源品质较高,综合评价结果和实际存在问题,提出了厦门环城游憩带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85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城郊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模式初探 [J].
胡勇 ;
赵媛 .
小城镇建设, 2004, (05) :49-50
[2]   大城市边缘小城镇休闲度假旅游开发研究——以高明市杨梅镇为例 [J].
黄慧明 ;
魏清泉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03) :79-83
[3]   如何发展杭州城郊旅游 [J].
蔡冷妍 .
杭州科技, 2001, (04) :26-27
[4]   城市旅游开发中的产品类型与空间格局 [J].
杨新军 ;
刘军民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79-184
[5]   西安环城风景区旅游开发研究 [J].
李九全 .
经济地理, 1999, (01) :125-128
[6]   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苏锡山市沿太湖地区为例 [J].
符全胜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8, (03) :57-59
[7]   模糊理论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J].
李京颐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1997, (02) :83-87
[8]   市场导向与上海郊区旅游开发初探 [J].
吴国清 .
人文地理, 1996, (03) :69-71
[9]   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的形象策划(CI) [J].
陈传康,王新军 .
旅游学刊, 1996, (01) :48-52
[10]   旅游地开发评价研究 [J].
楚义芳 .
地理学报, 1991, (04) :39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