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碳陷阱”:理论辨析与政策导向
被引:14
作者:
王倩
黄蕊
双星
机构:
[1]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碳陷阱;
碳排放强度;
碳金融;
固定效应模型;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1.10.001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832.5 [金融市场];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1201 ;
020204 ;
摘要:
在《京都议定书》面临失效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不以其它国家减排为条件的减排承诺及相关实证研究的缺乏,加重了人们对三种"低碳陷阱"的忧虑。理性地辨析"碳陷阱",关系到中国发展模式及相关政策的选择。本文基于低碳经济与金融发展理论指出,即使国际强制碳减排不复存在,中国的低碳发展目标不仅仍需坚持而且可行。相对"低碳陷阱","高碳陷阱"是中国面临的更现实的风险。基于欧盟14个国家2005—2009年面板数据建立的双固定效应模型则进一步证实:相对减排目标是可行的,经济增长有助于实现相对减排目标,碳金融对降低碳排放强度也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自主碳排放强度的区域结构则说明中国应在碳博弈中增强自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