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政治”的生态帝国主义逻辑批判及其超越

被引:96
作者
郇庆治
机构
[1]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巴黎协定; 碳政治; 生态帝国主义; 绿色左翼理论;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9 [国际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作为广义的生态主义话语与实践,"碳政治"致力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但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国际"碳政治"却呈现为"生态帝国主义"的逻辑或本质,是少数西方国家在其国内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基础上,延续与拓展历史形成的国际等级化优势或排斥性霸权的表现,也是创建更加公平、民主与有效的全球气候或环境治理体制的内在性障碍。对国际"碳政治"以及"生态帝国主义"逻辑的揭示和批判,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传统的"绿色左翼"理论资源,从而为寻求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替代性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京都或巴黎时代(2020—2030)的国际"碳政治"参与进程,必须致力于"双重结合"意义上的话语和政治实践。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及其建设话语,已然构成了中国积极参与未来全球"碳政治"治理进程的中国理念和理论表达。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既是推动本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这决定了中国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或环境治理体系中世界性领导者的必然性时代理据,就在于做出贡献,而不是争夺霸权。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41+204 +204-205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Crisis and continuity of capitalist society-nature relationships: The imperial mode of living and the limits to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J].
Brand, Ulrich ;
Wissen, Markus .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13, 20 (04) :687-711
[2]   生态社会主义:乡村视野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意义 [J].
赵月枝 .
天府新论, 2015, (06) :66-72
[3]   生态文明理论及其绿色变革意蕴 [J].
郇庆治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5, (05) :167-175
[4]   生态文明概念的四重意蕴:一种术语学阐释 [J].
郇庆治 .
江汉论坛, 2014, (11) :5-10
[5]   雾霾政治与环境政治学的崛起 [J].
郇庆治 .
探索与争鸣, 2014, (09) :48-53
[6]   生态帝国主义:一个初步考察 [J].
董慧 .
江海学刊, 2014, (04) :59-65+238
[7]   我们彼此亏欠什么:论全球气候正义 [J].
陈俊 .
哲学研究, 2012, (07) :78-85
[8]   福斯特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及其启示 [J].
陈永森 ;
朱武雄 .
科学社会主义, 2009, (01) :152-156
[9]  
当代西方生态资本主义理论.[M].郇庆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978-7-301-25799-9
[10]  
21世纪资本论.[M].皮凯蒂.中信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