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证明了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次生木质部的导管分子分化过程是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celdeath,PCD)过程。它包括一系列的物质合成和细胞结构的解体和自溶:细胞核逐步变得极不规则,染色质高度凝集,有些细胞核的核周腔膨大,核周腔内存在着包裹有核物质的内膜凸起,最后,核膜消失,核解体。细胞核是PCD中最后消失的细胞器之一。线粒体有两种解体方式,一种为线粒体内部结构紊乱,嵴极不清晰,线粒体皱缩变形;另一种为线粒体出现一些电子密度低的透明区,进而裂开。内质网囊泡化,相邻的内质网槽库之间互相连接,形成分隔。内质网和液泡共同行使溶酶体功能,吞噬各种细胞器残体。解体后的物质可能有两种去向,一是通过纹孔运输到邻近的细胞中,二是转化成构建自身次生壁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