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提取物和茶多酚抑制诱变的类型及其机制

被引:6
作者
范远景
张劲松
高学云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2] 中国科技大学技术经济学院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去突变; 茶; 儿茶素; 色氨酸热解产物; 1-硝基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503 [生物化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茶水提取物和茶多酚的去突变特征和机制 ,鉴别茶和茶多酚去突变的量效关系和抑菌关系 ,了解去突变剂与直接诱变剂(1NP)、间接(TrpP1)诱变剂的抗突变作用方式和抑制效果。 方法 :用细胞外抑制诱变试验和改进型两次活化的Ames试验方法。 结果 :茶水提取物和与其相关的儿茶素等都存在非抑菌性的去突变效果 ,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茶黄素(TF)的效果最好。抗突变试验结果表明 ,茶水提取物对TrpP1( +S9)有显著的抗突变性 ,与TrpP1的混合液在非代谢活性条件时无诱变性 ;茶水提取物对1NP( -S9)也有抑制活性 ,但比对TrpP1的抑制活性低(P<0.01) ,与1NP混合物经代谢活化后有诱变性 ,且与非代谢活化的抗突变结果呈较高的相关性(r= -0.9694)。 结论 :茶多酚能抑制间接诱变剂的前体形成 ,也有对直接诱变剂构成阻断剂的作用 ,但是在阻断具有强氧化性的诱变剂时可能形成不稳定的结合物或不安全的结构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6+167 +1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1-硝基芘和多环芳烃联合致突变性的研究 [J].
竺乃恺 ;
张朝 ;
夏希娟 ;
杜秀英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5) :612-615
[2]   绿茶抑制大鼠体内杂环胺-DNA加合物的形成 [J].
林东昕 ;
肖颖 ;
谭文 ;
陈君石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8, (05) :6-10
[3]  
分子毒理学基础.[M].夏世钧;吴中亮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