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科尔沁沙地草场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生境的关系
被引:21
作者:
赵存玉
王涛
董治宝
赵学勇
薛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植被变化;
生境变化;
物种多样性;
科尔沁沙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不同固定程度的沙丘及其各部位的野外植被和生境的样地调查以及室内实验室分析,应用生物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沙地植被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生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该沙地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在不同固定程度类型的沙丘和各部位之间,从总体来讲,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沙地固定程度的增加,沙地表面的细颗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增大,植物种多样性在增大。沙地植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地表<0.1 mm颗粒百分含量成正相关,与沙质地表有机质含量基本服从线性函数y=0.163 6x+1.230 9或三次函数y=-0.058 1x3+0.478 1x2-0.859 1x+1.806 5。不同固定类型植被间存在显著差异,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的各个部位植物种多样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固定沙丘的各部位之间,植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2)沙地植被在较小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随着沙丘固定程度的逐渐增加,空间异质性程度逐渐减小。沙地植被空间异质性程度与地表<0.1 mm颗粒百分含量呈负相关,基本服从指数函数y=0.229 7e-0.046 1x,与沙质地表有机质含量基本服从乘幂关系y=0.195 5x-0.721 1;3)对同一固定程度类型的沙丘迎风坡而言,坡中部的植被空间异质性一般都小于其下部和上部,其原因是否是迎风坡各部位的坡度、风蚀风积强度的变化所致或者是坡面气流场特性对植物繁殖体传播的影响所致,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