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解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群体性事件的传播框架
被引:22
作者
:
曾庆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曾庆香
[
1
]
李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警江苏总队新闻站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李蔚
[
2
]
机构
:
[1]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2]
武警江苏总队新闻站
来源
:
当代传播
|
2011年
/ 01期
关键词
:
群体性事件;
去语境化;
高度语境化;
造势;
快闪行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
030603 ;
0838 ;
摘要
:
群体性事件爆发之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会对之进行传播。本文认为,我国传统媒体对群体性事件的报道经历了"蛊惑与教唆框架"到"去语境化的事件过程框架"再到"高度语境化的社会冲突与怨恨框架"三个阶段。而我国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则主要为实现"造势"与"溢散"、行动动员与"快闪行为"两种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0+54 +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集体行动”的特征
[J].
瞭望,
2008,
(36)
: 33
-
33
[2]
历史的鉴证——厦门PX事件始末[J]. 刘向晖,周丽娜.中国新闻周刊. 2007(48)
[3]
厦门PX危机中的新媒体力量
张晓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智扬公关部
张晓娟
[J].
国际公关,
2007,
(05)
: 46
-
47
[4]
“快闪族”行动与群体性突发事件
李苏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警总部司令部
李苏鸣
[J].
公安研究,
2005,
(06)
: 78
-
81
[5]
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能
[J].
开放时代,
2004,
(04)
: 57
-
70
[6]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现状与范式
冯仕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冯仕政
[J].
国外社会科学,
2003,
(05)
: 66
-
70
←
1
→
共 6 条
[1]
“集体行动”的特征
[J].
瞭望,
2008,
(36)
: 33
-
33
[2]
历史的鉴证——厦门PX事件始末[J]. 刘向晖,周丽娜.中国新闻周刊. 2007(48)
[3]
厦门PX危机中的新媒体力量
张晓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智扬公关部
张晓娟
[J].
国际公关,
2007,
(05)
: 46
-
47
[4]
“快闪族”行动与群体性突发事件
李苏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警总部司令部
李苏鸣
[J].
公安研究,
2005,
(06)
: 78
-
81
[5]
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能
[J].
开放时代,
2004,
(04)
: 57
-
70
[6]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现状与范式
冯仕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冯仕政
[J].
国外社会科学,
2003,
(05)
: 66
-
7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