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017年基于荟萃分析的中国耕地撂荒时空特征

被引:92
作者
张学珍 [1 ]
赵彩杉 [2 ]
董金玮 [1 ]
葛全胜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国; 撂荒; 荟萃分析; 时空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当前耕地撂荒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土地利用变化现象,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为揭示1992-2017年中国耕地撂荒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采用集成分析的思路,对县(市)域尺度撂荒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梳理,从中提取撂荒时间、位置、规模(程度)、成因等信息,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发现:1992-2017年全国范围内有撂荒记录的县(市)共165个,主要分布于南方,集中分布区呈逆时针旋转90°的"T"字型,纵轴自北至南贯穿甘肃东南部、四川东部、重庆境内,直至贵州西部和云南北部;横轴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自西向东贯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其中,湖南、四川、安徽有撂荒记录的县(市)数量较多,分别为24个、23个、21个,其次是湖北、重庆、福建、甘肃、云南,均超过10个。"T"字型结构的形成经历两个阶段,大致以2010年为界,此前有撂荒记录的县(市)为102个,集中分布于沿长江中下游的东西向带状区域,形成横轴;此后新增63个县(市),集中分布于自甘肃东南部至贵州西部和云南北部地区的南北向带状区域,形成纵轴。撂荒格局的形成过程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农业劳动力析出基本同步。农业收益低和劳动力不足分别是86%和78%的县(市)撂荒形成的共性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11 / 4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中国山区耕地撂荒程度及空间分布——基于全国山区抽样调查结果
    李升发
    李秀彬
    辛良杰
    谈明洪
    王学
    王仁靖
    蒋敏
    王亚辉
    [J]. 资源科学, 2017, 39 (10) : 1801 - 1811
  • [2] 汉中市汉台区农村耕地撂荒成因分析及对策
    薛宝全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 (27) : 243 - 244+250
  • [3] 耕地撂荒研究进展与展望(英文)
    李升发
    李秀彬
    [J].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7, 27 (09) : 1123 - 1150
  • [4] 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
    许洪富
    [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09) : 345 - 346
  • [5] 耕地撂荒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升发
    李秀彬
    [J]. 地理学报, 2016, 71 (03) : 370 - 389
  • [6] 山区土地流转对缓解耕地撂荒的作用
    邵景安
    张仕超
    李秀彬
    [J]. 地理学报, 2015, 70 (04) : 636 - 649
  • [7] 不同类型农户撂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12个典型村为例
    李赞红
    阎建忠
    花晓波
    辛良杰
    李秀彬
    [J]. 地理研究, 2014, 33 (04) : 721 - 734
  • [8] 森林转型、农地边际化与生态恢复
    李秀彬
    赵宇鸾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0) : 91 - 95
  • [9]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撂荒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重庆市璧山县大路镇为例
    郑财贵
    邱道持
    叶公强
    张孝成
    梁启学
    [J]. 农机化研究, 2010, 32 (03) : 31 - 36
  • [10] 惠农政策下丘陵山区农地边际化的理论分析与实证——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
    定光平
    刘成武
    黄利民
    [J]. 地理研究, 2009, 28 (01) : 109 -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