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摄像监视——以隐私权为中心

被引:20
作者
胡建淼 [1 ]
岑剑梅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2] University of Iowa,Iowa
关键词
公共空间; 摄像监视; 隐私权; 合理隐私期待;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8.04.005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目前,在公共空间实施摄像监视已日益普遍。如何看待公共空间中摄像头"注视"之下的个人隐私权并予以相应保护,我国现有的立法尚未予以足够关注,司法上亦采取较为保守的态度。事实上,个人身处公共空间,亦有其隐私利益存在。因为隐私并不仅仅是他人头脑中关于人们自身信息的某种缺失,而更多的是,人们对于自身信息的控制。摄像头长时间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注视,不同于路人偶然无意识的一瞥,它将使人们因此而丧失对自身信息的选择暴露权和控制权,从而导致个人在公共空间的某些隐私利益的丧失。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从立法上和司法上规范公共摄像监视行为,捍卫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必要的隐私利益,维护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个性正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ht-tp://www.klhpb.gov.tw/new-page-112.htm. . 2007
[2]  
State v.Thomas. 642N.E.2d240 . 1994
[3]  
The Unwanted Gaze:The Destruction of Privacy in America. Jeffrey Rosen. Random House . 2000
[4]  
Law in Brief Encounters. W.Michael Reisma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1999
[5]  
Privacy,surveillance,and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on the Internet. Nicholas C.Burbules. Access . 1997
[6]  
United States v.Gonzalez. 328F.3d543 . 2003
[7]  
United States v.Kim. 415F.Supp.1252 . 1976
[8]  
个人资料保护与监视录影器设置之法律问题研究. 李震山. 警察法学 .
[9]  
http://www.bjfzb.gov.cn/ne-wsite/xbbfggz/t20070125-163568.htm . 2007
[10]  
State v.Bon-nell. 856P.2d1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