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岩石变形引起热红外辐射的实验研究

被引:60
作者
刘培洵
刘力强
陈顺云
陈国强
马瑾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北京
[4]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岩石变形; 红外辐射; 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2 [地震前兆与地震机理];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对地表常见的 5种岩石样品和应力变温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 ,岩石弹性变形的压力温度关系均表现为加压升温 ,减压降温 ,同经典热力学理论完全一致。在常温常压的地表环境下 ,开放观测系统记录到的岩石材料弹性变形所引起的最高温升在 0 .2K左右 ,升温率一般在 3mK/MPa左右。破裂或摩擦瞬间岩石有显著升温 ,温度变化量从几至十几摄氏度不等。弹性变形导致的温度变化量极其微小 ,不但远远小于气候影响的幅度 ,而且超出了卫星红外的直接探测能力。因此 ,需要探索新的红外图像分析方法 ,考察其它的热异常物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02 / 51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传热学.[M].赵镇南[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热力学原理.[M].[美]谢锐生(J·S·Hsieg) 著;关德相等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   岩石变形实验热红外观测系统 [J].
刘力强 ;
陈国强 ;
刘培洵 ;
陈顺云 ;
马瑾 .
地震地质, 2004, (03) :492-501
[4]   受载岩石红外辐射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J].
刘善军 ;
吴立新 ;
吴育华 ;
李永强 .
矿山测量, 2003, (03) :67-68+46
[5]   岩石变形过程中红外辐射的实验研究 [J].
董玉芬 ;
王来贵 ;
刘向峰 ;
代立强 .
岩土力学, 2001, (02) :134-137
[6]   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断层现今活动的探索——以玛尼地震前后断层相互作用为例 [J].
马瑾 ;
单新建 .
地震地质, 2000, (03) :210-215
[7]   卫星热红外图像亮温异常——短临震兆 [J].
强祖基 ;
赁常恭 ;
李玲芝 ;
徐旻 ;
戈风沙 ;
柳涛 ;
赵勇 ;
郭满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6) :564-574
[8]   热红外震兆成因的模拟实验研究 [J].
耿乃光 ;
于萍 ;
邓明德 ;
崔承禹 ;
罗灼礼 .
地震, 1998, (01) :83-88
[9]   煤岩受压红外热象与辐射温度特征实验 [J].
吴立新 ;
王金庄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41-46
[10]   岩石应力状态改变引起岩石热状态改变的研究 [J].
邓明德 ;
耿乃光 ;
崔承禹 ;
支毅乔 ;
樊正芳 ;
籍全权 .
中国地震, 1997, (02) :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