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尾波Q0值与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地质构造关系

被引:10
作者
苏伟
吴建平
明跃红
王椿镛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大陆及邻区; Lg尾波; Q0值; 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利用中国大陆45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的432条垂直向地震记录,采用叠加频谱比值法计算单台Lg尾波Q0(1Hz的Q值)及η值.利用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中国大陆及邻区(70°135°E,20°50°N)Lg尾波Q0及η值的横向变化图象.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及邻区Q0值主要在150~600之间.其中川滇及缅甸西北部地区的Q0值最低(<240).该地区地壳有复杂的断裂破碎构造及强烈的水热活动.最高Q0值(Q0>510)区主要位于蒙古高原南部、阿拉善、鄂尔多斯块体交界.其频率依赖η值在0.45~0.75之间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0+221 +2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云南及周边地区Lg尾波Q值的分布特征 [J].
胡家富 ;
丛连理 ;
苏有锦 ;
康国发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6) :809-813+888
[2]   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Lg尾波的Q值分布 [J].
丛连理 ;
胡家富 ;
傅竹武 ;
温一波 ;
康国发 ;
吴小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8) :617-624+705
[3]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 [J].
苏伟 ;
彭艳菊 ;
郑月军 ;
黄忠贤 .
地球学报, 2002, (03) :193-200
[4]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三版) [J].
胡圣标 ;
何丽娟 ;
汪集旸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5) :611-626
[5]  
攀西古裂谷的地震成像研究──壳幔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推断[J]. 刘建华,刘福田,何建坤,陈辉,游庆瑜.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6]   单台Lg尾波QLgc的测量研究 [J].
刘建华 ;
刘福田 ;
王凤霞 ;
王依萍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3) :371-382
[7]   成都遥测台网区域尾波衰减特性及Qc值研究 [J].
曾健 ;
陈天长 ;
韩渭宾 ;
范军 ;
郑斯华 ;
长谷川昭 ;
堀内茂木 ;
松本聪 .
地震学报, 1997, (03) :23-30
[8]  
腾冲火山研究[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皇甫岗, 2000
[9]  
Regional Variation of Lg Coda Q 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and its Relation to Crust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J] . S. Baqer,B. J. Mitchell.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 1998 (2)
[10]  
Lg Coda Q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Geology and Tectonics of the Middle East[J] . L. Cong,B. J. Mitchell.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 1998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