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板块塔中83井—16井区上奥陶统礁滩复合体储层结构

被引:10
作者
王振宇 [1 ]
张云峰 [1 ]
杨红强 [1 ]
苏东坡 [1 ]
张丽娟 [2 ]
邓小杰 [3 ]
李越 [3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储层结构; 礁滩复合体; 良里塔格组; 上奥陶统; 塔中I号坡折带; 塔里木板块;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11.04.00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塔里木板块塔中I号坡折带的塔中83井—塔中16井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地层钻遇厚度170~300m,这套镶边台地型沉积相一般展示为4~5个礁滩复合体叠加旋回,岩相以及之后的岩溶、构造作用是控制圈闭单元形成的决定因素。根据岩芯、薄片及测井的各类指标分析,储集空间类型可划分为溶洞、孔洞、粒内溶孔、铸模孔、粒间溶孔、晶间溶孔、生物格架孔、裂缝等类型;据孔隙结构特征及结合方式可确认孔洞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3种比例相当的构建方式。孔隙度、渗透率相对较高的有利储层平面上主要分布在靠近塔中I号坡折带的台缘区,与礁滩体建造密集带相吻合。台地边缘外带具有良好的原始岩相基础,经历多期溶蚀改造且充填程度低,储层类型以裂缝-孔洞型和孔洞型为主,属于I,Ⅱ类厚度大的优质储层。而台地边缘内带沿塔中12井—塔中16井区储层类型以裂缝型为主,但后期充填程度较高,多属Ⅱ,Ⅲ类储层。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5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