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能力的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1
作者
徐万里 [1 ]
钱锡红 [2 ]
孙海法 [3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3]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动态能力; 高管团队; 社会网络; 交互记忆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构建动态能力有助于企业适应多变环境并维持竞争优势,而探求动态能力的微观机理有助于回答企业动态能力从何而来、如何构建和发展演化等基本问题。动态能力微观机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理清动态能力的构建主体及工作基础,高管团队理论提供了一个明确动态能力微观主体的崭新视角,基于这一视角,可进一步明确高管团队的工作基础是他们的社会网络与交互记忆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转型背景下企业外部关系网络、战略导向对战略变化速度的影响研究 [J].
王栋 ;
魏泽龙 ;
沈灏 .
南开管理评论, 2011, 14 (06) :76-84
[3]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以组织宽裕为调节变量 [J].
耿新 ;
张体勤 .
管理世界, 2010, (06) :109-121
[4]   企业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 [J].
钱锡红 ;
杨永福 ;
徐万里 .
管理世界, 2010, (05) :118-129
[5]   动态能力、微观能动主体与组织能力提升 [J].
徐万里 ;
钱锡红 ;
孙海法 .
经济管理, 2009, 31 (03) :167-172
[6]   高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 [J].
方放 ;
王道平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2 (06) :77-81
[7]   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研究的进展 [J].
孙海法 ;
伍晓奕 .
管理科学学报, 2003, (04) :82-89
[8]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s: A Microfounda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 . Linda Argote,Yuqing Ren.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 2012 (8)
[9]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s: Current Issue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J] . Kyle Lewis,Benjamin Herndon.Organization Science . 2011 (5)
[10]  
CROSSROADS—Microfoundations of Performance: Balancing Efficiency and Flexibility in Dynamic Environments[J] . Kathleen M. Eisenhardt,Nathan R. Furr,Christopher B. Bingham.Organization Science . 20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