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湖生态重建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讨

被引:37
作者
颜昌宙
许秋瑾
赵景柱
金相灿
叶春
年跃刚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生态重建; 生境修复; 生态系统管理; 五里湖;
D O I
10.13198/j.res.2004.03.46.yanchzh.012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简要介绍了五里湖的概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对五里湖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过程的调查,并从水文、水质、底质等方面分析了五里湖生态重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蠡湖新城建设规划及五里湖综合整治规划,提出了相应的生态重建对策,即通过控源、利用生境修复措施创造生态恢复条件、人工重建水生植被和湖泊生态系统管理,重建良性的湖泊水生态系统。同时,从体制和机制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和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 [J].
濮培民 ;
王国祥 ;
李正魁 ;
胡春华 ;
陈宝君 ;
成小英 ;
李波 ;
张圣照 ;
范云崎 .
湖泊科学, 2001, (03) :193-203
[2]   太湖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J].
陈荷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2) :173-178
[3]   东太湖茭草植被改造实验研究 [J].
李文朝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3) :53-55
[4]   滇池光照强度的垂直分布与沉水植物的光补偿深度 [J].
任久长 ;
周红 ;
孙亦彤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2) :76-79
[5]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水生植被的衰退与恢复 [J].
邱东茹 ;
吴振斌 .
湖泊科学, 1997, (01) :82-88
[6]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陈玉成编, 2003
[7]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金相灿主编, 2001
[8]  
高级水生生物学[M]. 科学出版社 , 刘建康主编, 1999
[9]  
Multiplicity of stable states in freshwater systems[J] . Marten Scheffer.Hydrobiologia . 1990 (1)
[10]  
Engineering and bi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restoration from eutrophication of shallow lakes in which aquatic plant communitie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J] . Brian Moss.Hydrobiologia . 199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