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黄柄山教授从1978年以来,就一直对肝郁气滞证进行研究。多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他们课题组已完成论文二十二篇。通过对大量临床病例的观察分析及实验,结合有关文献,对肝郁气滞证的发病病因学、病理生理学、诊断标准、临床治疗与予防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肝郁气滞证动态变化规律、肝郁气滞证血液流变学、尿环核苷酸、尿儿茶酚胺测定、血浆TXB2、6—酮—PGF1α含量测定及解郁灵冲剂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成果,既突出了中医特色,抓住了中医的证进行研究,又结合了现代科学实验方法,既有中医理论上的突破,又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本证的研究方面极为深入和广泛,是目前肝郁气滞证国内研究最详尽者。现为保持材料的完整性,在此将所完成的二十二篇论文发专刊,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