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公私因素整合与扬弃

被引:7
作者
郑志国
机构
[1]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关键词
股份制; 公有; 私有; 整合; 扬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2 [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股份制整合公有和私有两种因素,不仅表现为分别属于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的财产按一定比例结合而构成股份制企业的资产,而且股份制内在地包含公有和私有两种因素。这种整合使企业制度功能得到提升。股份制中的公私因素的厦史扬弃主要表现在:私人资本虚拟化,实物资本从私有制束缚中解放出来;资本社会化和股权日益分散,私人控股能力逐步弱化;法人持股比例大幅上升;剩余价值分割社会化。由于股份制整合公私因素,可以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分别成为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具有新的生产关系性质的公有因素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并正在逐步生长和壮大。在我国一般竞争性领域发展股份制企业应充分发挥内生公有因素的主导作用,同时利用私有因素的积极作用,防止股份制发展中私有因素膨胀和公有因素弱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企业利润侵蚀工资问题研究 [J].
郑志国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1) :5-13
[2]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3]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案例[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何维达主编, 1999
[4]  
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条约汇编[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全国人大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