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的时空演变

被引:6
作者
奚旭
孙才志
吴彤
郑德凤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下辽河平原; 地下水脆弱性; 时空演变; 热点; 重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3 [地下水];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地下水脆弱性受相关因子变化的影响,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动态变化性,因此分析地下水脆弱性的时空演变及结构变化规律对于地下水有针对性地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下辽河平原为研究区,选取1991、2000和2010年的相关人为因子参数,结合DRASTIC模型计算这3个年份的地下水脆弱性综合指数,利用Arc GIS的地理统计工具分析地下水脆弱性的演变状况。在此基础上计算G指数得到地下水脆弱性的空间热冷点分布,结合重心和标准差椭圆对热点的变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91年地下水脆弱性以较低脆弱性和高脆弱性区为主,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6.5%和31.3%,到2000年以一般脆弱性和较高脆弱性区为主,面积比例分别达到31.6%和25.9%,发展到2010年主要以较高脆弱性为主,面积比例占41.71%;(2)1991—2010年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总体上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沈阳市及周边长期处于高值状况,南部沿海地区逐步演化为高值脆弱性区;(3)1991和2000年的热点集中区主要分布在新民市和辽中县的西部地带,期间变化较小,2010年的滨海地区也发展成热点集中区,各时期内冷点分布面积比较少,且零散;(4)1991年至2000年,热点重心向西南方向位移了2.264km,热点分布格局进一步趋于东—西方向;2000年到2010年,热点重心向西南方向位移了30.787km,标准差椭圆长轴旋转角逆时针转动了32.44°,整体热点分布格局为东北—西南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074 / 308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不确定条件下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本质脆弱性评价 [J].
孙才志 ;
奚旭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4, 34 (05) :1-7
[2]   基于综合方法的区域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以常州市为例 [J].
李定龙 ;
王宗庆 ;
杨彦 .
环境化学, 2013, (11) :2099-2108
[3]   省际旅游资源相对效率的演化分析 [J].
方叶林 ;
黄震方 ;
余凤龙 ;
涂玮 .
地理科学, 2013, 33 (11) :1354-1361
[4]   基于GIS的盐城市区域发展时空特征研究 [J].
晏王波 ;
张晓祥 ;
姚静 ;
徐盼 ;
余其鹏 .
地理空间信息, 2013, 11 (02) :104-106+110+11
[5]   云南曲靖盆地地下水脆弱性模糊评价 [J].
张小凌 ;
李峰 ;
刘红战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 24 (02) :57-61
[6]   基于GIS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生态敏感性评价 [J].
孙才志 ;
杨磊 ;
胡冬玲 .
生态学报, 2011, 31 (24) :7428-7440
[7]   基于复合权重-GIS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J].
曾庆雨 ;
田文英 ;
王言鑫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9, 29 (02) :23-26
[8]   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研究 [J].
孙才志 ;
左海军 ;
栾天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 (05) :943-948
[9]   基于熵权的改进DRASTIC模型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孟宪萌 ;
束龙仓 ;
卢耀如 .
水利学报, 2007, (01) :94-99
[10]   含水层脆弱性模糊分析评价模型与方法 [J].
陈守煜 ;
伏广涛 ;
周惠成 ;
王国利 .
水利学报, 2002, (07)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