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牧草根际平脐蠕孢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被引:12
作者
陈秀蓉
南志标
杨成德
任继周
刘召兄
常生华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2]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3]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4]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兰州
[5] 兰州
关键词
平脐蠕孢; 形态; 生物学特性; 孢子萌发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自甘肃环县沟壑草地牧草根部常规组织分离获得特异平脐蠕孢、高粱平脐蠕孢和麦根腐平脐蠕孢,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平脐蠕孢在生物学特性上有明显差异,特异平脐蠕孢孢子萌发的温限为5 45℃,最适萌发温度为35℃,在45℃时萌发率仍高达85.1%;高粱平脐蠕孢孢子的萌发温限为540℃,最适萌发温度为15~30℃;麦根腐平脐蠕孢孢子的萌发温限为545℃,最适温度15~25℃,在45℃时萌发率仅为2.3%;不同pH值时特异平脐蠕孢孢子萌发率均较后2种高,且前者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5.59~6.47,后两者pH值均为6.47;土壤液等4种营养液对特异平脐蠕孢孢子萌发率在4h后有促进作用,对高粱平脐蠕孢在最初2h有促进作用,而对麦根腐平脐蠕孢则有抑制作用;3种菌萌发均需要液态水,但对光不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禾顶囊壳两个变种对草坪禾草的致病性比较 [J].
石仁才 ;
商鸿生 ;
王美南 .
草业学报, 2002, (04) :52-56
[2]   贵州南部地区禾草云斑病发生危害及防治研究 [J].
周玉峰 ;
唐成斌 ;
韩永芬 .
草业学报, 2001, (04) :47-55
[3]   建立中国的牧草病害可持续管理体系 [J].
南志标 .
草业学报, 2000, (02) :1-9
[4]   中国禾本科植物上的蠕形菌(Helminthosporium) [J].
姜广正 .
植物病理学报, 1959, (01) :21-34+58
[5]  
中国真菌总汇[M]. 科学出版社 , 戴芳澜 著, 1979
[6]  
真菌鉴定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魏景超 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