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水体N、P含量及其环境特征

被引:11
作者
高美荣
朱波
陈克亮
李庆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 成都
[3] 四川 成都
[4] 四川 成都
关键词
紫色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 氮磷含量; 环境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N、P各形态浓度在川中丘陵区小流域的水体中显示出明显的时空特征,在地表水中,以旱地为主的小流域上部的硝态氮、氨态氮、全氮要低于小流域下部水田的,而以流域人口密度较大的群英池和小流域下部的沟道水中氨态氮浓度较高,说明人为活动对其影响较大。在地下水中以小流域上部为最高,明显高于该流域的中下部;它们的季节变化与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基本是一致的。紫色土丘陵区水体富N,地下水NO3--N超标率达60%,;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尚未出现P的富营养,但潜在的污染不可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地表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 [J].
杨爱玲 ;
朱颜明 .
环境科学进展, 1999, (05) :60-67
[2]  
我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与展望[J]. 鲍全盛,毛显强,王华东.上海环境科学. 1996(05)
[3]  
我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与展望[J]. 鲍全盛,毛显强,王华东.上海环境科学. 199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