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参的来源、形态、产地、类别及鉴别

被引:9
作者
李世洋
王爽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关键词
野山参; 产地; 类别; 中药材鉴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2 [中药材];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野山参的发现距今有4000年历史,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的功能为"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将人参列为最佳补品。自汉代以后,人参即被列为珍贵药材,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近代的人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都是应用人工栽培的园参进行化学检测的。野山参的近代研究报道较少,仅仅略知其与园参化学成分相近,少数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这正是野山参的独特作用所在。目前我国科学工作者从人参中分离出人参皂苷30余种,如Ra1、Ra2、Rb1、Rb2、Rb3、Ro、Rd、Rg1、Rg2等,检测证明,野山参的含量都数倍于人工栽培的园参。这些有效成分对治疗心肌供氧不足,心肌梗死,有明显效果,它的强心作用,可用于抢救心源性和失血性休克。同时,人参皂苷有促智作用,可抗老年痴呆症。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野山参经验鉴别[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方土福著, 2003
[2]  
中药鉴定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任仁安 主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