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注射液颈动脉灌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大鼠脑线粒体影响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徐开蕾
范华昌
刘龙民
王庆军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普陀临床医学院
关键词
颈动脉灌注; 红花注射液; 脑梗死; 脑线粒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灌注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予以红花注射液颈动脉灌注及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0d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并观察治疗前后肢体肌力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同时进行实验分组,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颈动脉灌注红花注射液组(B组)、颈动脉灌注生理盐水组(C组)、腹腔注射红花注射液组(D组)及单纯性脑梗死组(E组),除正常组外,每组分别在6、24、72h3个时相点观察神经功能、线粒体能量代谢及氧化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70.0%(P<0.01);治疗组肌力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实验观察:24h、72h,B组与C组、D组、E组相比较,在神经功能评分、脑皮质线粒体ATP、AMP、ATP+ADP、总腺苷酸池含量以及ST3、RCR、OPR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0.01)。结论:中药红花注射液经颈动脉灌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静脉全身给药,可有效减轻神经细胞凋亡及坏死损伤的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472 / 14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ATP浓度和缺氧暴露对大鼠脑线粒体RNA和蛋白质体外合成的影响 [J].
柳君泽 ;
高文祥 ;
蔡明春 ;
曹利飞 ;
孙秉庸 .
生理学报, 2002, (06) :485-489
[2]   红花黄色素的现代研究概述 [J].
王会玲 .
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8, (05) :333-334
[3]  
中华实用中风病大全[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新志等主编, 1996
[4]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J].
LONGA, EZ ;
WEINSTEIN, PR ;
CARLSON, S ;
CUMMINS, R .
STROKE, 1989, 20 (01) :84-91
[5]  
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