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8
作者
盛孝邦
机构
[1] 湖南农学院农学系 长沙
关键词
水稻; 杂种; 遗传学/农垦58S光敏感核雄性不育性; 两用系;
D O I
10.13331/j.cnki.jhau.1992.01.005
中图分类号
S511.103.5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套袋自交结实率为主要指标,观察分析了农垦58S与不同生态型的9个粳稻品种杂交的F1,F2,BCF1代的抽穗期与育性。结果表明,农垦58S光敏雄性不育性由2对隐性主基因控制:这2对基因在不同类型的梗稻品种中其互作方式表现差异,即在早、中稻品种中表现积加作用,在晚稻品种中为独立分高,在农垦58品种本身的背景中表现隐性上位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方式差异与分离世代植株的出穗期限有一定关系;农垦58S光敏不育性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中都能表达,但受到光、温2组微效基因修饰。“重复基因位点平行突变假说”,可以较完满地解释农垦58S的遗传机制。本文还就光敏感雄性不育系的遗传分类和选育温光弱感型光敏雄性不育两用系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两个粳型光敏系的育性转换期观察及其应用初探 [J].
蔡海华 ;
王学会 ;
昂盛福 .
杂交水稻, 1990, (04) :33-36
[2]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遗传规律研究 Ⅰ、原始光敏核不育水稻与中粳杂交后代育性分析 [J].
雷建勋 ;
李泽炳 .
杂交水稻, 1989, (02) :39-43
[3]   水稻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J].
靳德明 ;
雷建勋 ;
李泽炳 .
作物杂志, 1988, (03) :8-10
[4]   光照诱导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变的敏感期及其发育阶段的探讨 [J].
元生朝 ;
张自国 ;
许传桢 .
作物学报, 1988, (01) :7-13
[5]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与光敏色素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J].
李合生 ;
卢世峰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4) :397-398
[6]   对湖北光感雄性核不育水稻的初步研究——Ⅰ.“光感雄性核不育基因”表达初探 [J].
薛光行 ;
邓景扬 .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01) :13-19
[7]   湖北光感核不育水稻的发现、鉴定及其利用途径 [J].
石明松 ;
邓景扬 .
遗传学报, 1986, (02) :107-11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