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履行途径选择与缺失根源分析

被引:9
作者
崔开云
机构
[1]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公共责任; 实现途径;
D O I
10.16064/j.cnki.cn34-1003/g0.2008.02.001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非营利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组织公共责任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尤其当人们发现这个领域并非一片净土时,有关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1]实现途径的问题就进一步引起人们的关注。非营利组织履行公共责任的主要现实途径包括董事会治理、自我规制、公开透明、组织支出等。造成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缺失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产权配置、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组织垄断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伦理初探 [J].
徐勇 .
理论与改革, 2004, (06) :28-31
[2]  
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研究.[M].金锦萍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美国慈善法指南.[M].(美)贝奇·布查特·阿德勒(BetsyBuchalterAdler)著;NPO信息咨询中心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  
治理与善治.[M].俞可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