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麦田杂草群落的数量分析

被引:20
作者
王开金 [1 ]
强胜 [2 ]
机构
[1]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杂草研究室
关键词
江苏; 麦田杂草群落; 生态因素; 主成分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七级目测法调查江苏150个样点麦田草害情况,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江苏省麦田杂草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决定江苏麦田杂草发生、分布和危害的主要因素是地带性气候+土壤性质因素。将150个样点划分为5个聚类群,即江南稻茬麦田、宁镇扬丘陵旱茬麦田、沿海旱茬麦田、徐淮旱茬麦田和沿江及苏北稻茬麦田聚类群,根据综合草害指数和发生频率明确了各聚类群相应的优势杂草,并就该地区麦田杂草发生的特点提出了治理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山西关帝山亚高山灌丛、草甸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J].
袁建英 ;
张金屯 ;
席跃翔 .
草业学报, 2004, (03) :34-39
[2]   关帝山亚高山灌丛草甸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J].
席跃翔 ;
张金屯 ;
李军玲 .
草业学报, 2004, (01) :15-20
[3]   种植制度对江苏省棉田杂草群落影响的研究 [J].
强胜 ;
沈俊明 ;
张成群 ;
邵耕耘 ;
胡金良 ;
王凤良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3, (02) :278-282
[4]   江苏省棉区棉田杂草群落发生分布规律的数量分析 [J].
强胜 ;
胡金良 .
生态学报, 1999, (05) :117-121
[5]   江苏省沿海地区棉田杂草草害分布及其发生规律 [J].
强胜 ;
胡金良 ;
吴建荣 ;
赫明涛 ;
张军 .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02) :45-48
[6]   模糊聚类分析在农田杂草群落分布和危害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技术 [J].
强胜,李扬汉 .
杂草科学, 1996, (04) :32-35
[7]   江苏麦田草害防除研究进展 [J].
马晓渊 .
杂草科学, 1996, (02) :7-10
[8]   安徽沿江圩丘农区夏收作物田杂草群落分布规律的研究 [J].
强胜 ;
李扬汉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0, (03) :212-219
[9]   太湖农业区麦田杂草区系研究 [J].
薛达元 ;
李扬汉 .
江苏农业科学, 1987, (11) :22-24
[10]  
徐克学著.生物数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