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的变迁与罗布泊的演化

被引:25
作者
樊自立
艾里西尔·库尔班
徐海量
张青青
阿不都米吉提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塔里木河; 变迁; 罗布泊; 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 [陆地水文学、水文地理学(水象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干旱区河流及湖泊变化是环境演变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根据实际调查、历史记载和遥感图像解译,论证了塔里木河河道变迁及水量变化与罗布泊的演化关系。魏晋及其以前,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合流从北面入罗布泊,当时上游农业规模小,入湖水量多,罗布泊水域面积达到5350km2。此后,孔雀河入塔里木河,从南面经喀拉和顺入罗布泊,由于绿洲面积扩大,引水增加,到了清末罗布泊水域明显缩小,但还没有干涸。1921~1952年塔里木河再度与孔雀河汇流,又从北面入罗布泊,湖面扩大到1900km2,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罗布泊水域,因此罗布泊不是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干涸。1952年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分流,孔雀河单独入湖,水量减少,使湖面缩小,但直至1959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对罗布泊进行考察时仍有广阔的水面,1961年仍未干涸。孔雀河灌区为扩大灌溉面积,于1958年和1962年,分别在普惠和阿克苏甫修了拦河大坝和水库引起下游断流。因此,罗布泊应在1962年以后逐渐干涸,直到1972年美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照片上才得到反映。同时,还根据塔里木盆地绿洲发展、水资源利用及水系关系,分析了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及与塔里木河开发有着必然联系,主要是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表径流的地域分配,上中游引水过多,造成下游断流和尾闾湖干涸。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中国罗布泊.[M].夏训诚;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 [2] 博斯腾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M].夏军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 [3] 游移的湖.[M].(瑞典)斯文·赫定著;江红译;.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 [4] 西域历史地理.[M].苏北海著;.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
  • [5] 中国塔里木河水资源与生态问题研究.[M].宋郁东等编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 [6] 新疆土地开发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樊自立主编;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管理局[编];.气象出版社.1996,
  • [7] 亚洲中部湖泊近期变化.[M].杨川德;邵新媛编著;.气象出版社.1993,
  • [8] 亚洲腹地探险八年.[M].(瑞典)斯文·赫定著;徐十周等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
  • [9] 罗布泊科学考察与研究.[M].夏训诚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7,
  • [10] ...辛卯侍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