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角瓢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小黑瓢虫形态特征的比较

被引:8
作者
荆英
黄建
马瑞燕
韩巨才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山西太谷
[4] 福建福州
[5] 山西太谷
基金
山西省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刀角瓢虫; 小黑瓢虫; 生物学; 形态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76 [生物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刀角瓢虫与小黑瓢虫是烟粉虱的2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对烟粉虱的危害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本文对刀角瓢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活史、取食习性、化蛹习性、羽化与交配习性、产卵习性、成虫寿命与耐饥力,以及2种瓢虫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刀角瓢虫在福州1a发生6-7代,以成虫越冬;在实验室条件下,卵期、1龄、2龄、3龄、4龄、预蛹及蛹的历期分别为5.23、2.4、1.98、1.90、1.75、2.96、5.18d,完成1个世代约需19.5-24.5d,平均历期21.5d;世代存活率0.68;雌成虫寿命(63.6±21.0)d(n=10),雄成虫寿命(51.6±11.7)d(n=10),故雌成虫寿命比雄成虫长;单雌产卵总量75-257粒,平均(136.8±57.8)粒(n=10);雄成虫的耐饥力较雌成虫大,但二者最长的耐饥时间均不超过108h.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国外害虫天敌产品的商品化及小黑瓢虫的引种利用 [J].
黄建 ;
徐离永 ;
傅建炜 .
华东昆虫学报, 1998, (01) :104-107
[2]  
全国瓢虫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中国昆虫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福建省昆虫学会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