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黄龙病病原形态与性质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柯冲
柯穗
李开本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州
[3] 福州
关键词
柑桔黄龙病; 类细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1991.02.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柑桔黄龙病病原体为多形态的,圆形的直径为50—500nm,杆状的大小为40—170×200—2500nm,其外界包被的平均厚度为25nm,外层为电子密度浓的暗色层,相似于细胞壁构造,厚度为7—10nm;内层为电子密度浓的暗色层,相似于细胞膜构造,厚度为3—8nm;中间层为电子密度稀的透明层,相似于周质空间,厚度为7—15nm.不论外层细胞壁或内层细胞膜,均由二层质膜构成.经木瓜蛋白酶处理后,在病原体包被的外壁与内膜间的透明层中,可以观察到一层电子密度浓的暗色层,厚度为5—8nm,十分相似于大肠杆菌的细胞壁的外膜与质膜间的肽聚糖层.因此,柑桔黄龙病病原很可能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细菌.各种柑桔栽培品种筛管细胞内病原菌体的含量与它们感病性间可能有一定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应用抗生素防治柑桔黄龙病的研究 [J].
柯冲 ;
王芝生 .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88, (01) :1-10
[2]   通过菟丝子成功地将黄龙病病原从柑桔传到长春花 [J].
柯穗 ;
李开本 ;
柯冲 ;
蔡希灼 .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86, (01) :11-16
[3]   柑桔黄龙病与类立克次体及线状病毒的研究初报 [J].
柯冲 ;
林先沾 ;
陈辉 ;
陈元忠 ;
章连钧 .
科学通报, 1979, (10) :463-466
[4]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symptoms of California stubborn,South African greening, Indian citrus decline and Philippines leaf mottling diseases .2 Bove J. M,Calavan E. C,Capoor S. P. et al. Proceedings of 6th Conference IOCV .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