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河流域新老绿洲发育度的比较

被引:8
作者
何新梅 [1 ]
李小玉 [2 ]
肖笃宁 [3 ]
李彦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旱所与沈阳应用生态所
[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
关键词
绿洲化过程; 绿洲发育度; 指标体系; 三工河流域;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6.03.009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绿洲是干旱区最重要的景观单元之一。人工绿洲是在干旱条件下经长期人类活动改造而形成的特殊景观。随着人类对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加强,绿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天然绿洲到人工绿洲,是人类适应和改造干旱区自然环境的历程。在这一人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绿洲显示出明显的发育演化特征。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提出绿洲发育度的概念,并从灌溉体系的建设状况、水资源的利用水平、植被与生态建设、农业发展程度、社会经济水平和绿洲景观结构等7个方面提出了绿洲发育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天山北坡2个人工绿洲为例,从空间上定量比较2个绿洲的发育程度,其中阜康市绿洲发育度高于222团绿洲(阜北农场)。
引用
收藏
页码:342 / 3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景观健康概念、特征及其评价
    曹宇
    哈斯巴根
    宋冬梅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1) : 1511 - 1515
  • [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初探
    孔红梅
    赵景柱
    马克明
    张 萍
    姬兰柱
    邓红兵
    陆兆华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4) : 486 - 490
  • [3]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与方向
    马克明
    孔红梅
    关文彬
    傅伯杰
    [J]. 生态学报, 2001, (12) : 2106 - 2116
  • [4]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傅伯杰
    刘世梁
    马克明
    [J]. 生态学报, 2001, (11) : 1885 - 1892
  • [5] 黑河流域景观结构分析
    卢玲
    李新
    程国栋
    肖洪浪
    [J]. 生态学报, 2001, (08) : 1217 - 1224+1393
  • [6] 近十年来中国景观生态学文献分析
    曹宇
    肖笃宁
    赵羿
    李秀珍
    王连平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3) : 474 - 477
  • [7] 景观污染: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崔海亭
    [J]. 生态学杂志, 2001, (03) : 60 - 62
  • [8] 复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曾珍香
    李艳双
    [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1, (01) : 70 - 73
  • [9] 干旱区绿洲研究回顾与问题分析
    贾宝全
    慈龙骏
    韩德林
    杨洁泉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4) : 381 - 388
  • [10] 干旱荒漠绿洲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受水资源条件的影响分析
    王根绪
    程国栋
    [J]. 生态学报, 2000, (03) : 363 -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