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公众利益表达的类型与有效性分析

被引:6
作者
马敏
温健麟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利益表达; 类型学; 有效性; 民主政治; 政治社会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1 [政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利益表达是民主政治的前提和基础。转型时期的中国存在复杂多样的公众利益表达形式和途径。本文提出影响利益表达有效性的两个主要分析变量"组织性"和"结构性",据此建立了利益表达的四种理论类型并详细考察了不同表达类型和形式的政治效用状况。总体而言,转型时期中国的公众利益表达存在制度化不够、结构性不足、被组织性明显和政治有效性较低等问题。只有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公众利益表达途径的多样、真实、畅通和有效,从而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信访制度批判 [J].
于建嵘 .
中国改革, 2005, (02) :26-28
[2]   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 [J].
王绍光 ;
何建宇 .
浙江学刊, 2004, (06) :71-77
[3]  
语言的战争[M]. 新华出版社 , (美)罗宾·洛克夫(RobinTolmachLakoff)著, 2001
[4]  
政治科学[M]. 华夏出版社 , (美)迈克尔·罗斯金(MichaelG.Roskin)等著, 2001
[5]  
政治学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光斌主编, 2000
[6]  
中国政治[M]. 江苏人民出版社[美]詹姆斯·R·汤森(James R·Townsend),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