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诈骗犯罪浅议

被引:33
作者
高国其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机器; 诈骗; 盗窃; 计算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立足于"机器能否被骗"的命题争论机器诈骗犯罪是否成立存在理论前提上的困境。在法律关系属人化解读的视角下分析机器诈骗犯罪具备成立的可能性,行为人通过提供或输入不真实的信息资料实施对机器的作用可以实现对机器背后掌控者的欺骗,由此非法取得他人财产的,仍可归入传统诈骗犯罪的类型。机器诈骗犯罪的成立应符合一定的条件,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应着重区分机器诈骗行为和利用机器进行盗窃的行为。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和刑法理论下,没有必要在刑法中增设使用计算机诈骗罪。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非法使用信用卡在ATM机取款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再与刘明祥教授商榷 [J].
张明楷 .
清华法学, 2009, 3 (01) :55-73
[2]   拾得信用卡使用行为的犯罪问题 [J].
张小虎 .
犯罪研究, 2008, (05) :10-18+28
[3]   利用ATM机故障恶意取款应如何处理 [J].
张建升 ;
阮齐林 ;
李希慧 ;
黎宏 ;
杨矿生 ;
张志勇 ;
孟澍菲 .
人民检察, 2008, (04) :29-31+34
[4]   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行为之定性 [J].
刘明祥 .
清华法学, 2007, (04) :22-28
[5]   使用计算机诈骗罪比较研究 [J].
刘明祥 .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1, (12) :58-61
[6]  
无情的法律与理性的解释[N]. 法制日报. 2008 (014)
[7]  
刑法学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刘宪权主编, 2006
[8]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6
[9]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秀林等 主编, 1995
[10]  
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文显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