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被引:3
作者
宋彦华 [1 ,2 ]
薛莲荣 [2 ]
王玉梅 [2 ]
常学礼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城镇用地; 生态适宜性; 综合评价; 半干旱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1402 ;
摘要
对区域非城镇建设用地用作城镇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程度进行评价是城市生态规划的核心问题,也是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基础和依据。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采用单因子评价分析与综合评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的支持下,确定了呼和浩特市城镇建设用地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4级综合生态适宜性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城镇建设用地适宜级别土地占总面积的39.1%;较适宜级别占7.3%;较不适宜级别占25.6%;不适宜占28.1%。从不同适宜级别土地在不同旗县区的分布特点来看,呼和浩特市城区、土默特左旗的适宜建设土地相对较多,分别为39.1%和28.5%;土默特左旗和托克托县的不适宜土地相对面积较大,分别为45.3%和53.6%。
引用
收藏
页码:942 / 9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热带滨海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定量评价——以雷州半岛为例 [J].
张争胜 ;
孙武 ;
周永章 .
中国沙漠, 2008, (01) :125-130
[2]   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初探 [J].
杨建平 ;
丁永建 ;
陈仁升 .
中国沙漠, 2007, (06) :1012-1017
[3]   基于土地开发政策的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J].
钮心毅 ;
宋小冬 .
城市规划学刊, 2007, (02) :57-61
[4]   基于遥感与GIS的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背景状况评价与分析 [J].
李加洪 ;
蒋卫国 ;
武建军 .
中国沙漠, 2007, (01) :71-75
[5]   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价——以民勤地区为例 [J].
李佳 ;
吴军年 ;
杜哲 .
中国沙漠, 2007, (01) :117-122
[7]   基于GIS的大庆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 [J].
臧淑英 ;
梁欣 ;
张思冲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4) :141-145
[8]   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J].
刘彦随 ;
陈百明 .
地理研究, 2002, (03) :324-330
[9]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史培军 ;
陈晋 ;
潘耀忠 .
地理学报, 2000, (02) :151-160
[10]   地理信息系统在典型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大洼县小三角洲为例 [J].
李勇,苏文贵,肖笃宁 .
土壤, 1996, (01) :14-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