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镇非正规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12
作者
张延吉
陈祺超
秦波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经济增长;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1 ; 020105 ;
摘要
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生产要素。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分化,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城镇就业的重要途径。本文的估测显示,2000-2010年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占城镇就业人口的比重已达45%左右。但庞大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表明,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对经济总产出的带动作用是城镇正规就业的25%,但强于农村劳动力。而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增速之间呈曲线关系,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在9.6%-100%的区间内与经济增速呈倒U型关系;而当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由9.6%逐步降低时,经济增速将得到更迅速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再估算:1978—2011 [J].
宗振利 ;
廖直东 .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3) :8-16
[2]   劳动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9个省市的实证研究 [J].
郑君君 ;
朱德胜 ;
关之烨 .
中国软科学, 2014, (04) :149-159
[3]   个体工商户的行业分布、生存状态及其或然走向 [J].
汪海粟 ;
姜玉勇 .
改革, 2014, (04) :112-119
[4]   个体工商户制度的存与废:国际经验启示与政策选择 [J].
黄波 ;
魏伟 .
改革, 2014, (04) :100-111
[5]   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刘渝琳 ;
李敬 .
经济经纬, 2013, (03) :119-124
[6]   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 [J].
胡鞍钢 ;
马伟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7 (01) :16-29+159
[7]   中国非正规部门指数的设计与测算——兼论非正规部门与经济增长关系 [J].
沈晓栋 ;
李金昌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 (08) :83-89
[8]   非正规就业集聚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 [J].
周红燕 ;
李文政 ;
张春海 .
软科学, 2011, 25 (03) :18-23
[9]   国外非正规部门研究进展 [J].
尹晓颖 ;
闫小培 ;
薛德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2) :1479-1489
[10]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 [J].
郑若谷 ;
干春晖 ;
余典范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2) :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