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策略性外包看虚拟企业的边界

被引:7
作者
杨国亮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关键词
策略性外包; 虚拟企业; 无边界企业;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10.09.003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虚拟企业"因其对市场极强的适应能力而受到各界的关注。然而,虚拟企业理论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将虚拟经营企业等同于虚拟企业,从而无法科学揭示虚拟企业的边界。从策略性外包的特征看,客户关系是企业真正无法被取代的一种"特权",除了这项"资源"外的任何资源都可以从供应商处取得。当企业将除客户关系外的所有功能都外包以后,它就变成了虚拟企业。对这类企业来说,惟一能够构成其边界约束的就是发现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这种能力将得到无限延展。因此,虚拟企业是真正的"无边界企业"。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企业虚拟经营战略的理论基础与虚拟行为解释 [J].
谢守祥 ;
鲁燕捷 .
现代管理科学, 2007, (11) :60-61
[2]   企业边界与虚拟组织 [J].
李景春 ;
罗一新 .
科技和产业, 2006, (09) :56-59+63
[3]   论无边界企业 [J].
李海舰 ;
原磊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4) :94-102
[4]   西方虚拟企业理论综评 [J].
叶永玲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57-60
[5]   虚拟企业与业务外包 [J].
单宝 .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1) :42-45
[6]   企业价值来源及其理论研究 [J].
李海舰 ;
冯丽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3) :52-60
[7]   网络时代的外包模式 [J].
刘景江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11) :21-26
[8]   论虚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J].
彭福扬 ;
邹树梁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4) :31-35
[9]   从系统论看企业网络的发展 [J].
沈晓珊 ;
刘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05) :111-114
[10]   试论虚拟企业 [J].
毕波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05)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