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牧场优化模式在甘南州的推广与实践效果评价

被引:7
作者
李贵霖 [1 ]
丁连生 [2 ]
机构
[1]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2] 甘肃省农牧厅
关键词
家庭牧场; 定居; 围栏; 种草; 棚圈; 畜群结构; 效果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3 [畜牧业、饲养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牧民定居,草地围栏,人工种草,棚舍建设,畜群结构调整和疫病防治6项主要技术措施的应用,引导8户牧民建立并示范推广“六化”家庭牧场,使其由游牧业生产方式变为定居方式,实行产业化经营。结果表明,示范与推广区草地的畜产品产量明显增加,草原保护与利用关系进一步和谐,牧民收入有明显增加,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在甘肃高寒牧区推广运用“六化”家庭牧场优化模式有良好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青海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J].
李成忠 .
草业科学, 2002, (05) :52-53
[2]   甘南州发展草产业的前景与对策 [J].
朱建国 ;
袁翀 .
草业科学, 2002, (02) :26-28
[3]   青海省海南州自然因素和载畜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J].
范青慈 ;
杜铁瑛 ;
王立亚 ;
杨力军 .
草业科学, 2002, (02) :16-18
[4]   青南高原家庭牧场优化经营模式的探讨 [J].
李希来 .
草业科学, 2001, (04) :50-53+56
[5]   不同播种时期对高原家庭牧场“圈窝子”燕麦生产特性的影响 [J].
李希来 ;
杨力军 ;
张国胜 ;
孙宝琛 ;
王海波 .
草业科学, 2001, (02) :14-17
[6]   青海青南牧区“四配套”防灾基地建设效益评价 [J].
杜铁瑛 ;
严振英 ;
秦海蓉 .
草业科学, 2001, (01) :37-42
[7]   天祝县草原有偿承包工作的几点思考 [J].
裴成芳 ;
卓玉璞 ;
王庆华 .
草业科学, 2001, (01) :76-77
[8]   刈牧后休闲期对草地牧草生产的影响 [J].
瓦庆荣 ;
代志进 ;
卢琪 .
草业科学, 2000, (03) :33-34+38
[9]   中国草业生态经济区初探 [J].
任继周 ;
胡自治 ;
张自和 ;
侯扶江 ;
陈全功 .
草业学报, 1999, (S1) :12-22
[10]  
胡自治等编著.青藏高原的草业发展与生态环境[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