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对大豆幼苗根腐病及其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陈立杰
刘惕若
李海燕
付莉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
[2] 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
[3] 大庆市园林绿化工程大队
关键词
除草剂;大豆根腐病;土壤微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81 [植物化学保护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两种除草剂中,地乐胺(dibutralin)可降低大豆幼苗根腐病的发生,而乙草胺(acetochlor)可加重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在施药初期(10天左右)土壤中各种真菌(Fusarium,Pythium,Rhizoctonia,Penicilium)被抑制,细菌数量增加;后期地乐胺处理区Penicilium和细菌的相对数量有所增加,而乙草胺处理区Fusarium,Rhizoctonia数量有所增加,Penicilium和细菌的活性被抑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杂草科学的研究方法.[M].[美]特鲁洛夫(B·Truelove) 主编;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所 译.科学出版社.1981,
[2]   氟乐灵(Trifluralin)对棉花枯萎病的诱抗作用 [J].
张元恩 ;
葛银林 .
植物病理学报, 1994, (01) :80-84
[3]   氟乐灵诱发棉苗对棉枯萎病的诱导抗性及其机制 [J].
宋风鸣 ;
郑重 ;
葛起新 .
植物病理学报, 1993, (02) :21-26
[4]   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种类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 [J].
马汇泉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88, (02) :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