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对产生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的优良菌株N1197A,进行了一系列摇并条件试验。添加玉米浆及尿素是提高产酸的有效手段,尿素浓度以0.5—0.8%为好,确定了培养基组成(%)为:K2HPO4 0.07、KH2PO4 0.03,甘油0.2,MgSO4·7H2O 0.01,轻体CaCO3 0.5,玉米浆0.5,尿素0.5,自来水配制,自然pH。在碳酸钙添加试验中,当培养基中有尿素时,不加碳酸钙与加碳酸钙产酸量相同。分批补加尿素或(NH4)2HPO4使发酵液pH保持在6—6.5,产酸量随着补加次数加多而增加。在发酵过程中,补加尿素调节发酵液pH是本发酵的特点。培养基中山梨糖浓度为7%,产酸稳定在30毫克/毫升,转化率39.7%。增加山梨糖浓度至10%,并增加尿素用量,产酸可达37毫克/毫升,转化率34.3%。本文中提到了N1197A是含有菌落大小不同的两种菌的混合菌株,只有当两者同时存在时,才能顺利进行由L-山梨糖转化成2-酮基-L-古龙酸这一生物氧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