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表层土壤多环芳烃类污染物污染源辨析

被引:6
作者
叶必雄
陶澍
张枝焕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派研究所
[2]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3] 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O 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北京
[6]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源解析; 因子分析; 空间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利用因子分析法及离散点曲面张力样条函数插值法对天津地区表层土壤多环芳烃类污染物污染源的类型及空间分布进行分析.表明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源大多以混合源(包括燃煤与原油渗漏)为主,其中污灌农田、普通农田、荒地和城市绿地中混合源所占比重依次为61.26%、69.35%、52.86%、64.45%。而各污染源在空间分布上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地理条件及该区域内人们的生活习性都比较符合。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0+1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土壤和沉积物中烃类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与识别标志 [J].
张枝焕 ;
陶澍 ;
叶必雄 ;
彭正琼 ;
苑金鹏 .
土壤通报, 2004, (06) :793-798
[2]   天津地区表层土中芳香烃污染物化学组成及分布特征 [J].
张枝焕 ;
陶澍 ;
沈伟然 ;
彭正琼 ;
崔艳红 ;
叶必雄 ;
苑金鹏 .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6) :29-34
[3]   天津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特征 [J].
王学军 ;
任丽然 ;
戴永宁 ;
陈静 ;
朴秀英 ;
陶澍 .
地理研究, 2003, (03) :360-366
[4]   河口海岸环境中有机污染标志物的研究意义附视频 [J].
黄清辉 ;
沈涣庭 .
海洋科学, 2001, (12) :18-20
[5]   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源及贡献率 [J].
刘勇建 ;
朱利中 ;
王静 ;
沈学优 ;
陈娴 .
环境科学, 2001, (06) :39-43
[6]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烃类污染及来源 [J].
李任伟 ;
李原 ;
张淑坤 ;
李禾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4) :14-18
[7]   自动生成高质量等值线图的算法探讨 [J].
李正越 ;
娄健 .
中国煤田地质, 1998, (03) :63-65
[8]   有机污染源标志物的探讨及其研究意义 [J].
汤根土,盛国英,傅家谟,闵育顺,张云翼 .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03) :223-227
[9]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邬伦等编著, 1994
[10]  
Profile of the polycyclic aromatic compounds from crude oils[J] . G. Grimmer,J. Jacob,K.-W. Naujack.Fresenius’ Zeitschrift für Analytische Chemie . 198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