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气候特征与变化
被引:44
作者:
施能
陈绿文
封国林
高鸿
林振敏
郭丽娜
不详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2] 广东省气象局
[3]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4] 广东广州
[5] 江苏南京 扬州大学数学物理学院江苏扬州
[6] 江苏南京
来源:
关键词:
全球陆地;
降水量场;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分析了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场。指出降水量最大的区域主要在季风区,在季风降水区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之分。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随纬向分布有着较好的连贯性,即热带地区比较湿润,从赤道向南向北递减,但是在南半球40°~50°S中高纬度降水量还比较多,故南半球降水随纬度分布呈双峰型。文中还分析了全球陆地平均的全年、各季降水序列的周期和趋势特征。指出全球降水序列中有明显的与2~7年ENSO周期相吻合的变化周期,也有年代际变化。在1920—2000年期间,除了冬季降水有一个弱的上升趋势外,其它季节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很明显。分析比较了全球陆地年、各季降水长期趋势的地理分布差异,指出在南半球,赤道~10°S除了在春季降水表现为弱的负趋势外,其他季节都是正趋势,其中冬季最明显,但是并不显著。10°~25°S在冬、秋季是正趋势而夏季是负趋势,趋势都不显著。在20°~40°S夏、秋季的降水量正趋势达到0.01显著性水平。在北半球,25°N以南的热带地区的四季降水都是负趋势,在秋季尤为明显,达到0.01显著性水平。在30°N以北,除了在30°~40°N冬季表现为降水的负趋势外,其它季节降水为正趋势。在45°~55°N地区,降水的正趋势在春季表现的最为明显,在北半球更高的纬度上,冬季降水的正趋势表现的特别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435 / 443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