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在地球中初始富集与锡矿床成矿关系

被引:13
作者
毛景文
B.Lehmann
H.—J.Schneider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2] 柏林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金属锡; Sn; ppm; 成矿; 锡矿床; 有色金属矿床; 花岗岩类; 富集; 成矿关系; 地球; 行星;
D O I
10.13937/j.cnki.sjzjjxyxb.1991.01.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期以来,地质学家们比较一致地认为锡矿床与花岗岩在成因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近15年来,有些学者试图论证层控锡矿床的存在和意义。本文提出同生作用很难生成工业性锡矿床,但由其所形成的初始富集在诸多成矿区、带中普遍存在。这里所谓的初始富集与前人提出的矿源层概念不同,它包括以下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第一、Sn 在地球中分布表现为不均一性。在 Sn 的高地球化学异常区、带内,各种地质体都具有高于同类岩石克拉克值一至数倍,乃至数十倍。这正是锡矿成矿的物质基础。第二、海底喷气作用导致 Sn 在高地球化学异常区、带内某些地区的某些层位初始富集或作为副产品存在于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中。第三、在地质历史中所形成的古砂锡富集体和矿点。上述三种 Sn 的初始富集,虽然不具工业意义,但一旦在适宜的地壳运动期间,其本身重熔成含锡花岗岩或受与花岗岩有关锡矿体的叠加或改造,即可成矿。Sn 的初始富集往往是形成超大型矿床的基本条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60+2 +2
页数:1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