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小三峡硅藻群落结构及水环境

被引:4
作者
陈锋
邓洪平
王明书
刘长坤
机构
[1]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嘉陵江; 小三峡; 硅藻; 群落结构; 水环境;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9.0107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为了研究嘉陵江小三峡硅藻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按枯水期(2006年11月—2007年3月)、平水期(2007年4—6月)和丰水期(2007年7—9月)分别采集6个样点的硅藻样品,分析其物种组成、细胞密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及硅藻商等,并结合理化指标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嘉陵江小三峡共有硅藻78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2纲、10科、20属;硅藻细胞密度为0.53×104~3.58×104ind.L-1,总平均1.55×104ind.L-1;多样性指数值(H′)为1.62~2.96,总平均2.33;均匀度指数值(E)为0.28~0.56,总平均0.42;嘉陵江小三峡水质总体上属β-中污水体,沙溪、北温泉水质较好,属微污水体,碚石、牛石沱水质次之,为β-中污水体,盐井、毛背沱水质最差,为α-中污水体。
引用
收藏
页码:648 / 6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植物时空分布及其营养状态 [J].
李玉英 ;
高宛莉 ;
李家峰 ;
文祯中 ;
刘慧 ;
胡兰群 ;
张乃群 ;
程序 .
生态学杂志, 2008, (01) :14-22
[2]   香溪河小水电的梯级开发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J].
吴乃成 ;
周淑婵 ;
傅小城 ;
蒋万祥 ;
李凤清 ;
蔡庆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1093-1098
[4]   长江、嘉陵江(重庆段)源水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J].
田怀军 ;
舒为群 ;
张学奎 ;
王幼民 ;
曹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2) :118-123
[5]   汉江中下游江段藻类现状调查及“水华”成因分析 [J].
况琪军 ;
谭渝云 ;
万登榜 ;
张家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1) :64-71
[6]   用硅藻群集指数(DAIpo)和河流污染指数(RPId)评价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状况 [J].
齐雨藻 ;
黄伟建 ;
骆育敏 ;
伍丽英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8, (04) :329-335
[7]   枯水期嘉陵江小三峡附生藻类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J].
王明书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3)
[8]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
[9]  
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沈韫芬等著, 1990
[10]   USA [J].
不详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QUALITY ASSURANCE, 2005, 1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