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拳种的理论阐析

被引:24
作者
彭芳 [1 ]
吕韶钧 [2 ]
孙富强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体育教学部
[2] 北京体育大学
[3] 山东烟台职业学院基础部体育教研室
关键词
武术; 拳种; 攻防格斗; 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09.09.009
中图分类号
G852.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武术拳种的产生使中国武术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从本质上摆脱了原始的攻防格斗技能和军事武艺,形成了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格斗技术的文化形态。武术拳种的产生与成熟的攻防格斗技术、独特的攻防格斗理论和优秀的创拳关键人物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它是指以独特的拳理为依据,以拳械的技击方法为内容,以"功、套、用"的多元集合为表现形式,具有清晰传承关系的武术门类。它强调了武术格斗技术"体用兼备"的技术特征,是武术的本体存在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武术的嬗变与发展 [J].
徐伟军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05) :684-686+719
[2]   中国武术风格的南北之分与统一 [J].
唐韶军 .
中华武术, 2004, (08) :21-22
[3]   武术的风格流派刍议 [J].
邱丕相 .
体育博览, 1984, (02) :40-40
[4]  
中州武术文化研究.[M].韩雪; 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5]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周伟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中国武术大辞典.[M].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7]  
清稗类钞.[M].徐珂编撰;.中华书局.1984,